欢迎访问中西医平台
资讯

17645130268

中西医结合治重症肌无力,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

2024-05-27 00:00      点击量:244  评论(0人参与)
 

2月28日是第十五个“国际罕见病日”,在我国罕见病首批目录中就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这种病年发病率在100万人中有10—29人,记者今日(2月28日)采访时获悉,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目前已经取得很不错的疗效,总的有效率高达98%,“不少病人都是躺着进来,蹦蹦跳跳出去的。”

好发于儿童、年轻女性和老年男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医学博士江其龙介绍,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部分是16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以眼睑下垂为主;还有一部分为年轻女性,以全身肌肉无力症状为主,包括四肢乏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另一部分患者为老年男性,多在发生胸腺肿瘤前后发病。


在西医看来,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紊乱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疾病,治疗手段以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10%属于治疗难度极大的,可以说用什么药效果都不好;还有20%—30%属于治疗较困难的,疗效不好,且有一半可能发展为危象,即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住进重症监护室。此外儿童患者中,如果使用激素可能带来肥胖和影响身体发育等副作用,也比较棘手。

中西医结合取得“奇效”


如果中医治疗结合进来效果则大为不同。

江其龙介绍,国医大师邓铁涛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治疗。

在中医看来,重症肌无力属于“痿症”,邓老根据“脾主肌肉”理论,总结其病因病机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脾胃气虚,积虚成损,进而导致肌肉失养。上睑属脾,就会导致眼睑下垂;因脾主肌肉,脾虚损则致四肢无力;胃主受纳,胃虚致吞咽困难。治疗的原则就是:峻补脾胃,辨证用药,重用黄芪单剂的量可高达120克,是普通用量的三到四倍。

中医药治疗会有哪些优势?首先,是副作用小,避免或减少了西药治疗的相关副作用,如激素引起生长发育延迟、肥胖、感染、骨质疏松等,尤其是针对儿童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另外还可以调节免疫力,改善体质,提升机体功能,提升肌力。此外,还可降低复发率,尤其是西药减药过程中。对于难治型重症肌无力或肌无力危象时,通过不同阶段辨证用药,以补气健脾、平喘止咳、升阳举陷、活血化瘀等治法,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南岗区汉医专科门诊部

备案号:黑ICP备2024020989号-2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